Abolish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uthor’s note: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a contribution to the law firm’s public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last year, which was an assigned task.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e article was titled “Concerns over the vicious expans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presenting a perspective that worries about the prospect of ruling by law).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article was compelled to cater for law professionals whose taste is always related with those vulgar and hypocritical “Three Views (view of world, view of life and view of value)”, therefore was unbearable. I thought that this article was going to lie forever at the deep end of the file path and would never be exposed, but someone holding the same view enthusiastically invited me to offer a contribution, and it would be ungraceful not to accept it, thus I rewrote the article from start to finish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and adjusted my position, which was called “retracting testimony” in law terms. Since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had already been established, the rewriting may not be complete, for which I hope readers can excuse me.

Read more   07/06/2013 posted in  理论视野

澳大利亚社会主义者联盟候选人山姆·韦恩莱特访谈

编者按: 让我们把目光从革命漩涡中的埃及暂时转向相对平静的澳洲。澳大利亚今年将举行大选,参与角逐仍主要是自由党,国家党和工党。在此之外,还活跃着一些小党,其中一个激进左翼政党尤其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澳大利亚社会主义者联盟。社会主义联盟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几个社会主义小组。社会主义联盟明确提出要将矿业国有化等激进的社会经济政策,与工党有很大不同。其主张还带有绿党的特征,比如强调环境保护,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等。目前,该党拥有两位市议员席位。下文是社会主义联盟山姆·韦恩莱特的访谈。山姆同志是首位当选市议员的社会主义联盟候选人。他在此次访谈中谈到了澳大利亚的经济问题特别是矿业的问题,社会主义者联盟提供的解决办法,以及对自由党的看法。为了让大家对社会主义联盟有更多了解,我们特地上传了该党几位候选人的宣传视频,具体请参见文末的视频内容。此文同时也是YCA翻译团队国际共运翻译计划的第五篇译文。了解更多国际共运资讯,请持续关注少年中国评论。

4453

这是《弗里曼特尔先驱报》记者布雷丹·福斯特(Brendan Foster)对社会主义者联盟在弗里曼特尔的候选人山姆·韦恩莱特所做的采访,整理后的文章发表在2013年5月18日的《先驱报》上。

Read more   07/05/2013 posted in  共运信息

要问钱怎么没的,先说钱怎么来的

编者按:

上周本站曾登载过一篇关于计划经济的讨论。(参见:《计算、复杂性与计划——再谈社会主义核算论战》 http://review.youngchina.org/archives/4261 )

不过,在现实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取舍,并不是理想模型之间的Pk,而是动态发展中的“比烂”。即双方都在不断地浪费资源,犯可笑的错误,但相对更快地拉动产业升级,相对少制造泡沫的一方会赢。本文即从这个角度分析,指出在基础工业部门实施计划经济的必要性。

Read more   07/04/2013 posted in  理论视野

为什么读柄谷行人

作者: 发条草子

楔子:几个关键词的解说

日本新左翼

日本新左翼历程有其特殊性,也有可以被消解在“68革命”中的部分。战后经济恢复期间,日本社会在“近代的超克”的阴影下重新倒向西方,开始了加藤周一说的那种明治维新后的“第二次开国”(参见加藤周一:『日本文学史序説』)。其时,日共也出现某种保守(或和平主义)倾向。1960年作为日本新左翼先声的安保斗争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催生出来的。它没有呈现出后来的大部分新左翼运动那样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说,甚至是民族主义的(当然,在这里,战后日美两国的特殊关系必须被考虑进去)。但到60年代末,当日本经济已基本赶上西欧各国水平,全学连的构成也大多是未经历过二战的“团块世代”时,日本新左翼开始带有了同时代欧美学运的性格,呈现出某种暴力颠覆国家的浪漫主义色彩。这种尝试无疑失败了。一方面,或许诚如丸山真男所言,近代以来的日本其实从未有任何一个时期真正拥有过那种超集团/超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参见丸山真男:『現代政治の思想と行動』。这一点也可与竹内好的日本近代化批评相比照);另一方面,这也是国际共运的共同失败。

Read more   07/02/2013 posted in  理论视野

第三届工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工人报告汇编

当前工人维权的几种类型

报告人/古正华

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武汉工人运动的情况。刘实老师是我的老师,解放以前,他是武汉地下市工委的书记,那个时候,刘邓大军派我到武汉做地下工作,因此也是武汉地下工委领导下的一个地下工作者,刘实老师因病不能作这个发言,我不能代表他,更不能代替他,我只能够将武汉市的工人运动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Read more   06/25/2013 posted in  当代中国

斗争的逻辑——对中国工人斗争动向的探讨

编者: 这是宣武在工人网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的整理稿,还比较粗糙,很多地方都可以展开论述。另外,本文对工人斗争状况论述的稍显夸张,作者的本意是一方面以此鼓励革命青年看到工人的力量,并实际的向工人学习他们的斗争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藉此能为工人的斗争寻找前进的方向贡献一点力量。

毛主席总结人民群众的斗争逻辑时说“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国企改制导致国企老工人的斗争,与施行分税制后的农村——大量农民到大城市打工——受到剥削、欠薪导致的新工人的斗争,这些工人的斗争,正验证了主席总结的人民群众的斗争逻辑。在本文中,老工人的概念是在原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条件下进行劳动的工人,新工人则成长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意即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以及现在在国企工作的工人)。

Read more   06/25/2013 posted in  当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