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群众史观?

作者: 黑夜里的牛

群众史观或者更通俗的说法“群众创造历史”,是马克思主义者最常说起的话。这一观点几乎成了判断立场的标准,凡是承认群众史观的,是自己人;而不承认这一点的,自然就是异类。在多数场合下,群众史观往往被简化为一种“政治态度”,而不是科学论述。这种简化的后果是复杂的。害处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本身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的说辞,从而失去科学的威力。这又必然导致各种各样的偏离。

有的人就认为,如果你说“群众创造历史”,那么在当前这个帝国主义时期即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时期,群众在干什么呢?多数是在上班睡觉吃饭,有一些人罢工游行要求加工资,只有极少数在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相反,被认为不能创造历史的英雄或精英们,却正以明确的社会主义意识,从事着通向社会主义社会工作,而这不正是“创造历史”吗?于是,群众史观就被当做意识形态抛弃了,取而代之的是英雄史观,或者英雄史观的更具体化的形式:“先锋队史观”即先锋队创造历史。

Read more   10/27/2015 posted in  基本原理

《雅各宾》杂志采访希共中央国际关系部

12245.1

问:希共预计自己在即将到来的选举能获得多少支持?

答:希腊共产党将真理告诉了人民,提醒人民警惕事态的发展,还预测了激进左盟执政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希共曾发出警告,激进左盟的纲领和《塞萨洛尼基计划》决定了它会做出妥协,与欧盟签署协议和新的耻辱备忘录。

Read more   10/25/2015 posted in  共运信息

《资本论》没有谈到产业升级吗?

作者:邵钟萍
本文为少年中国评论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12236.1

产业升级和劳动生产率

产业升级这个概念解释很多,伸缩性很强。一般是指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价值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转换的过程。产业升级本质上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用机器代替人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快有慢,有正常的改进,也有突然的革命。劳动生产力突然性的大提升,就是所谓的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缓慢的进步,就是所谓产业改良。这几年吵得比较热的“机器换人”,就是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

Read more   10/24/2015 posted in  理论视野

马克思恩格斯真的不懂第二次工业革命吗?

邵钟萍 整理

12219.1

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马克思 《资本论》

“目前国际社会民主党正处于思想动摇的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一向被认为是革命理论的牢固基础,但是,现在到处都有人说这些学说不完备和过时了。”——1899年,流放中的列宁在批判伯恩斯坦的文章里这样写道。后来的共运史表明,只要资本主义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或者工人运动出现低潮,就会有人跳出来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我们现在就遇到了这样一些革新者。他们胡说“马克思不懂第二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不懂产业升级”“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只是横向扩张”,借此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而《资本论》这类“经书”则是又过时又啰嗦,没有必要看。反对他们的人都被打成“教条主义者”、“正统派”甚至“宗教徒”。这些“科学”“理性”的化身们,在自己的私人法庭上,拿着无知做论据,裁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效性。但凡认真读过一些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人都会发现,他们列举的马克思著作过时的原因是十分可笑的。

Read more   10/21/2015 posted in  青年之声

所谓列宁的“德国奸细”问题与十月革命的发动

自苏联解体以来,在俄罗斯社会生活当中一直在不断复制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十月革命并不是一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革命,而不过是一个巨大的阴谋,是一次在西欧一小撮阴谋家和冒险家的情报机关帮助下,由“德国奸细”列宁和“英美特务”托洛茨基所密谋组织、挑唆完成的一次“政变”。在这次政变过程中,俄国人民只是作为历史的玩偶,成了受“革命极端主义者”任意摆布的存在[1]。2004年1月25日,曾任苏共中央宣传部长的雅科夫列夫宣称:“从文件中早已得知,这(场革命)是德国总参谋部的行动……此外 我对列宁通过加涅茨基得到的资金格外感兴趣。帕尔武斯是策划者,这是历史学家和所有人都知道的。列宁在1915年3月得到了200万(约合今天的1 000万)以进行破坏活动。这些都是有文件记录的历史事实。”[2]这件事甚至拍成了电影《谁为列宁付钱?世纪秘密》。

我国也有些人鹦鹉学舌,重复以上言论。他们说道:“柏林用马克、武器弹药支持了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夺取了政权。德国外交部直到1917年年底至少给了列宁2600万德国马克,相当于今天的7500万欧元”;还说道:“列宁说德皇威廉二世的间谍;这些材料一披露,就把伟大的十月革命和革命导师列宁彻底颠覆了”。

Read more   10/20/2015 posted in  史海沉钩

YCA与伪YCA修正主义分子的分歧

作者: 邵钟萍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中国左翼运动,是以国企老工人运动为基础,在党内健康力量和学术界左派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但随着老工人运动归于沉寂,党内老左派也由于自然原因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失去阶级基础的左翼运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新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又让左派看到了新的机遇。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革命左翼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造成了各左翼团体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分歧和斗争。YCA近期的“分裂”事件,就是其中之一。YCA内部在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否走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道路等问题上出现了极大分歧,并最终导致YCA将部分顽固的修正主义分子开除。虽然这些斗争都发生在内部,但这绝不是孤立的现象,是阶级斗争在运动中的反映。为了提醒其他左派同志关注到这种错误的倾向,与修正主义分子划清界限,我们准备对斗争中暴露的分歧做一个总的介绍。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分歧的主要内容。

Read more   10/18/2015 posted in  中流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