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国军”将士是如何实现心灵裂变的

编者按: 在一部分“果粉”看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能在解放战争中大获全胜是因为“共匪”有苏联的援助、有光屁股的小媳妇、有不讲“人权”的人海战术……但是当我们翻开史书,询问一下当年的老人,“果粉”们为国民党反动派的辩护就一下子显得如此图样图森破。

1949年之前的中国社会矛盾阶级矛盾之尖锐不言而喻,“国军”自然也是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虽然“国军”拥有来自发达工业国的武器支援,但与中国社会一样——这支军队同样存在着骇人听闻的阶级压迫:士兵挨打、人身依附甚至虐杀士兵……同样在这支旧军队里随处可见,士兵也普遍深受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反共思想的毒害。

Read more   02/11/2014 posted in  史海沉钩

背负婊子的骂名也要走这条路,因为贫穷是更为深刻的耻辱

作者: 吴名峰

几天前,在CCTV记者的暗访之后,警方关闭了东莞十几家涉黄会所。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十几家会所在东莞不算什么,突击检查在这一行业也是时有发生,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网上对此事讨论热情很高。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值得讨论的事情,激发了我的表达欲。虽然一位长者曾经用他的人参经验告诉我要闷声发大财,但我不说话会憋死。说话之前我先声明,我从来没有去过东莞。

Read more   02/11/2014 posted in  当代中国

有关阶级问题的六点看法

1、我们需要改变对美国社会中阶级的理解,应从”富人与穷人”的划分转向”工人和资本家”的划分。

当我们更为经常地使用”工人和资本家”这一更为准确和有用的术语时,我们将更好地把握美国社会发展的阶级动力,并能更容易地理解美国社会中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持续存在。抛开种族和性别问题,我们也将更便于开展政治运动,以扭转几十年来以牺牲劳动人民利益为代价使公司权力日益巩固的趋势。

我们应清楚界定工人阶级和公司精英(或资本家阶级)的阶级分野,前者占美国人的大多数(占美国劳动力的62%),后者仅占美国劳动力2%。两大阶级之间是所谓的中间阶级(占美国劳动力的36%)1。

Read more   02/05/2014 posted in  理论视野

张承志:劳动者的休憩时刻

1

此刻是大年初一的中午。

昨夜,本想看看是不是还有例行的骂日本节目,对脑残制造工程“春晚”也忍不住好奇,于是打开电视。虽在意料之中但还是出乎意料:居然它能这么低俗,全然不怕脑残者也会忍不住跳出洗脑程序破口大骂。就这样,不仅出马不利,我简直是体验了一次恐怖。

今天早起瞟了一眼年历,我第二次吓了一跳:这个马年居然是一个甲午年!也就是说,距离那个先是莫名其妙地狂妄、接着丑不堪言地惨败的甲午年,历史已经巡回了两个甲子。距离北洋水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灭战舰被俘——整整两次循环、一共一百二十年过去了。

Read more   02/01/2014 posted in  革命文艺

百色起义的领导人究竟是谁

编者按: 百色起义,又叫右江暴动,是中国共产党人于1929年12月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此战起义军攻占百色县城,毙敌600人,缴枪300余枝(挺)、子弹2万余发。多年来,对于此次起义领导集体的人员构成一直存在争议,出于政治宣传等多种因素的考虑,部分领导人在此次起义中的地位被赤裸裸地拔高了。下文转自网友“东天如来”的博客,供读者阅读和思考,原文有所删节。

Read more   01/29/2014 posted in  史海沉钩

美媒:全球性阶级政治或卷土重来

编者按: 当阶级一词被中国人抛弃的时候,美国人却拾起这一 “老式”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术语。本月,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发表名为《马克思回来了》的文章,预言新的全球性的阶级政治即将重新展开。文章认为,随着资本的全球化,财富和贫穷也都全球化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不平等正逐渐缩小,而国内的不平等正逐渐拉大。在这一背景下,全世界无产阶级开始联合起来。不过,作者的阶级观点是狭隘的,仅仅从穷富的角度而不是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来区分阶级。在他看来,只有那些贫穷的体力劳动工人才算无产阶级,脑力无产阶级等稍微有点“富”的劳动阶级都统统被称为“中产阶级”。对于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相信我们网站的读者自己能够甄别。

————————————————-

在伦敦海格特墓地卡尔•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碑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当然,事情的结果并没有像这个样子。不过,有一种流派设想,一种全球性阶级政治正卷土重来。如果是这样,全球的精英们可能要开始颤抖了。当然,这听起来并不像原来呼吁拿起武器来那么危险,不过一个新的幽灵可能很快就会让全球1%的人恐惧不已:中产阶级的激进主义。

Read more   01/28/2014 posted in  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