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概念的渊源和演变

内容摘要: 本文对“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概念的渊源和演变作了翔实的剖析,并且在此基础上着重指出:(1)历史上的社会民主主义不管是从革命角度还是从改良角度加以解释,它所主张或标榜的社会主义都是应当取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制度。(2)这种思想并不是主张摒弃民主社会主义概念的人们的一家之言,而是也受到主张保留这一概念的人们赞同的。后者实际上认为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的工人运动已使那里的资本主义“改变成一种受到社会节制的、开明的和温驯的资本主义”,而且认为从理论上讲也可以设想“有可能实现一种不再主要依靠剥削人的劳动力的资本主义经济”,因此他们也不再主张从制度上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看法目前已成为西欧社会党人的共识。文章最后指出:大致说来,从1990年起,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此我们应当进行追踪考察,到一定时候再对它在性质上的变化发展作出概括性论述。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概念;渊源;演变

作者简介:* 殷叙彝,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Read more   10/20/2014 posted in  基本原理

关于地铁评论二则

一、北京大量人有事没事就坐地铁

北京地铁的2元票价让人羡慕不已。但是北京居民的好日子马上要结束了。最近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工作方案》,提出将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并择机出台。《方案》提出,通过价格杠杆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降低大客流风险。这意味着,从2007年以来的北京地铁“2元时代”即将终结。还有人大代表也表示支持,称应2元起价,6站以上增加票价,涨到8-10元等。还据说北京地铁亏损云云。据说目前北京地铁日均客运量已达1000万人次左右,全国客运量最大。

客运量大,一是因为北京人多,要搁廊坊去,不要钱大概也达不到1000万。亏损那是有可能的,财政补贴不就得了?北京搞开发,把居民都赶到了郊区去,地铁票价便宜是对这些居民的补贴,这也应该是政府该做的事情。现在要涨价,而且一下子涨这么多,实在没道理。

Read more   10/19/2014 posted in  当代中国

文艺的《黄金时代》

作者: 枫蓝

2011年,萧红诞辰100周年。2013年和2014年,电影《萧红》和《黄金时代》先后上映。前者的简介如下:电影《萧红》讲述了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女作家萧红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影片完整真实地展现萧红坎坷,短暂而又颠沛流离的人生历程,反映旧时代对女性的残酷压迫,扭曲和主人公对爱情,对新生活的美好追求,重温萧红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以及她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创作态度和敢于突破传统文学模式的创作精神。——笔者眼拙,当时没看出来什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关注现实关注民生”;《黄金时代》则干脆完全放弃了不讨喜欢的革命话语,在日本休养时,饱经风霜的萧红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心花怒放着觉得这就是她文学的黄金时代,此刻!结果,日本期间真没留下来什么作品,倒是闲着蛋疼把对自己伴侣的思念天天念叨给她唯一的女伴,让人家捷足先登抢了自己男朋友,成就了“光明正大的八卦”(王安忆语)。

Read more   10/19/2014 posted in  革命文艺

齐泽克解答英国卫报的十九个问题:福山不再是福山主义者

英国《卫报》10月8日在网上邀请读者向哲学家齐泽克提出问题,网友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从共产主义到冥想,从猫到诗歌,再从福山到全球化,看齐泽克是如何一一回应的。

1、【关于历史的终结】

问:历史的终结,或者如你某些时候所说的福山主义,是一个在你很多政治著作中出现过的概念。你认为这个时代在历史上的独一无二特点是什么?你又如何理解“终结”的?“终结”意味着想象力的失败吗?是由于20世纪中期左派在其顶峰的失败么?又或者你认为是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层次上发生的系统改变,单纯是使用某个不常见的术语呢?

Read more   10/18/2014 posted in  理论视野

当代儒家:不能违背“家无二主”这种自然的道理

按: 编者原本打算写一番评论,怎奈本文过于“高能”,唯有原汁原味奉于读者,才能让大家完全领略到所谓当代儒家反动到了怎样的程度。

——————————

【主要发言】

曾亦(同济大学哲学系)、齐义虎(西南科技大学)
【补充发言】

方旭东(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郭晓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郝兆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陈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白彤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干春松(人民大学哲学系)、黄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何谓普世?谁之价值?——当代儒家论普世价值》

方旭东:前些时候,学界和媒体关于《婚姻法》的讨论非常热烈,也更多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下面请曾亦作主题发言。

Read more   10/16/2014 posted in  当代中国

印度政府围剿印共(毛)的阶段、战略及成效

内容摘要: 新世纪以来,印共(毛)发展迅猛并跻身为印度政府的头号心腹大患。印度统治阶级对印共(毛)的围剿先后经历了层层递进,规模不断扩大的三个阶段。2009年至今的“绿色狩猎战争”是围剿的第三个阶段,在此阶段印度统治阶级全面借鉴和模仿了美国的“低烈度战争”战略,举全国之力对印共(毛)进行大规模围剿。但从围剿成效上看,印共(毛)经历了持续的危险后,由于应对得当逐渐度过了史无前例的危机。

关键词: 印共(毛)、低烈度战争、绿色狩猎战争、人民战争

触目惊心的两极分化、复杂而深刻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深入骨髓的政治腐败和大量残存的封建种姓制度,催生了印度大批反政府武装力量。据统计,印度是除中东地区之外,世界上反政府武装力量最多的国家。

Read more   10/12/2014 posted in  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