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钓出了阶级统治的“奥秘”

作者:Ultramarines

中国曾经有一个大独裁者,名叫蒋介石。他代表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许多地区进行过二十多年的独裁统治,最后终于卷起铺盖滚了蛋。然而,他这座庙虽然小,刮起的妖风却大。比方说,他有一件杀手锏,叫做画地图。凡是地球上,甚或地球之外勉强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尽管历史上从来不是中国任何一个政权的领土,也从来不该是中国任何一个政权的领土,而且也不曾被他那个政权所占据,都可以被他划进他“中华民国”的版图,作为中国共产党“丧失领土”的证据。蒋介石画地图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哪怕是膀胱最大的小孩子在床单上画地图的能力,直到他死后若干年的今天,他所画的地图,还被一些愚昧无知的人信仰者,还被他蒋介石死而不僵的孝子贤孙,徒子徒孙,不肖子孙们利用着。

Read more   10/06/2012 posted in  中流击水

诸环境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源——《现代环境主义导论》读书札记

“环境主义”作为与科学生态学相对的人文生态学,并不存在一个共有的范式,甚至可以说,它不过是各种意识形态的大杂烩,除了“我们要解决环境问题”这一点之外,并无更多的共识。因此要把环境主义的光谱完整地描绘出来并非易事。所幸的是,戴维·佩珀的《现代环境主义导论》(以下简称《导论》)一书几乎完美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作为生态社会主义在英国的代表人物,佩珀反对这样一种普遍流行的看法:生态主义是超越左与右的第三条道路,或者说,是与其他政治意识形态并置的新的意识形态。《导论》在极为娴熟地描绘各种环境主义的光谱之余,通过勾勒它们的历史谱系,揭示其意识形态根源,让它们不经意间暴露了左与右的政治面庞。实际上,佩珀在序言中已经斩钉截铁地断言:“这些(绿色)观念是,而且始终是更深层次的意识形态论争的一部分。”

Read more   10/03/2012 posted in  理论视野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newlogo

特约评论员 邵钟萍

乱云飞渡青蝇竞血的资产阶级社会,从来不会缺乏热点,但却越来越难让人遇到值得记忆的事件。权贵的表演和小丑的拳脚固然能掀起光怪陆离的泡沫,但幻想虚火激发的热情消退后,肥皂泡终归砰然破灭。如果我们关心实质进步,就必须像山鹰一样,不避艰险飞上时代的巅峰,透过燕雀如麻的迷雾,俯瞰世界真实而全面的图景,把握运动的长期趋势。马克思主义者关心的真相,绝不仅仅是细节的辟谣,更重要的是时代的主题。对时代的理解只能经由对全球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的状况分析,了解他们的力量对比,推演矛盾的发展。

Read more   10/01/2012 posted in  公告帮助

理论书简:关于全球化背景下左翼的后现代转向

关于左、右翼,普世还是多元?

闫兄,晚上你提的问题,我想了想,做如下答复:

一、关于左翼思想从普世到多元

按照马克思本人的观点,历史是有其自身目的的。我曾说过,马克思基本上继承了黑格尔的实体主体。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整个世界的运动就是上帝在现象世界中实现其观念的过程。绝对精神通过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实现自身,换言之,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也是绝对精神返回自身的过程。马克思把绝对精神变成了生产关系,把现象世界更具体化为生产力。生产力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也是生产关系逐步返回到原初状态的过程——原始社会那非现实的共产主义通过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最后成为现实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既是人类历史的初始状态,也是人类历史的最终目的。一切人和事物,包括无产阶级,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在这样一个目的论引导之下,无产阶级是不具有决断的权力的。这样的思维方式,也为马克思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与诟病。

Read more   09/24/2012 posted in  理论视野

漫谈近日的爱国风潮

作者:黑夜里的牛

“钓鱼岛”危机演变至今,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领土争端,而是历史问题、社会矛盾和各种意识形态冲突牵涉其中的综合性热点事件。从领土争端的角度看,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双方政要的讲话更是充满了火药味;而在社会运动的层面,大规模抗议活动在上周末应该就已经达到其顶点。民族主义的激情与现实中的压抑相互交织,未来的图景在秩序和混乱的缝隙中闪现。运动的不同侧面往往能昭示出完全不同的东西,有幻想,也有真相。

Read more   09/23/2012 posted in  中流击水

社平党(美国)全国代表大会第一号决议:社会主义平等党的观点

1.2008年9月由雷曼兄弟倒闭所引发的经济危机,具有深远的社会、政治和历史意义。像“低迷”、“衰退”,甚至是“萧条”这些字眼已几乎不能全面表达事态的严重性。今天已越来越难找到专业经济学家和媒体评论员满怀希望地提及未来的“复苏”。极端保守的刊物《经济学人》最近承认“世界经济出了某些极大的问题。”然后直截了当地指出:“这就是经济增长蹒跚不前与日益上升的金融灾难风险的结合。”[1]

Read more   09/23/2012 posted in  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