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晖:鲁迅逝世70周年: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70周年纪念日。回顾20世纪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思想家或文学家像鲁迅这样影响深远,以至于我们今天仍旧不能回避谈论鲁迅的意义。但是,自“文革”结束,对于鲁迅的批评和反思,波澜迭起,从来没有消停,这种种围绕鲁迅形成的争论,又是我们今天谈论鲁迅时无法绕开的话题,所以就从这些争论谈起吧。

汪晖(以下简称汪):让我从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谈起。毛泽东说鲁迅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最可宝贵的品质。他认定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文化大革命”期间,鲁迅的著作和《红楼梦》是两个特殊的领域,不但可以阅读,而且为了配合“文革”的需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比如为了《鲁迅全集》的注释,全国各大高校的现代文学领域最主要的老师都卷入其中,一度很多工人积极分子也参与注释工作。在20 世纪找不到任何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文本受到如此大规模的研究和考订,包括毛泽东、孙中山的著作。鲁迅在他的环境中对于各种人物的批评成为“文革”时期那一时代文化政治的重要内容。

Read more   04/03/2009 posted in  理论视野

扎里茨基访华演讲:左派的概念

文章说明: 本文为伊莱·扎瑞斯基(Eli Zaretsky)教授已发表文章,由高静宇翻译发表在《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07年。值此弗雷泽教授访华之际,弗雷泽的先生伊莱·扎里茨基陪同前来,并于09年3月1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同主题演讲,与此文基本相同,故权做18日讲稿刊发。也特此感谢高静宇的翻译。——《世界哲学》编辑部

内容摘要: 自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不断涌现的事实证明左派的概念并没有终结,但人权运动的困难、欧洲左派的困惑、美国左派的几近消失,以及左派的“被遗忘”,都表明需要对左派的概念进行谨慎的重新思考。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左派的概念。首先是左派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其次是左派的概念是如何在历史中变化的,第三是左派的概念是否,以及如何被遗忘的。主要观点是,左右二分法有其自身的统一性,不能被简化为诸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或阶级与文化之类的二分法。而且,左右二分法混淆了大规模左翼政党与小而分散的各种左派力量之间的关系。今天应当注意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文化革命与左派以往历史的连续性。

Read more   04/03/2009 posted in  理论视野

论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辩护

摘要: 作为美国著名的左翼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的生态学。福斯特在其标志性的著作《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中,重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马克思所处的历史背景和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为基础,致力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的重建,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最为全面的辩护,恢复了马克思作为生态学家的本来面目,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的现代意义。

Read more   03/30/2009 posted in  理论视野

普列汉诺夫:昂利•柏格森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称希腊的诡辩家是运用思想的能手。这个称号加在昂利·柏格森头上可以说是完全公正的。他在运用思想方面的确是个能手。在这方面,他把目前在我们这里颇为时髦的马赫远远地抛在后面。马赫几乎在任何地方都是笨拙的,甚至在他有理的地方。柏格森几乎在任何地方都以自己的机巧惊人,甚至在他错了的地方。读了他的著作不能不满意,就像看了技巧卓越的体操运动员的表演不能不满意一样。

Read more   03/17/2009 posted in  理论视野

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起因

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来势猛,扩散和蔓延的速度快,规模大,破坏力强。面对这场似乎是突如其来的社会灾难,很多人就像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暴、飓风、海啸、地震和瘟疫等自然灾难一样,深感恐惧。因而,“金融风暴”、“金融飓风”、“金融海啸”、“金融地震”和“金融瘟疫”等现在成了国内外媒体和人们口头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

Read more   03/15/2009 posted in  理论视野

广松涉:关系存在论与事的世界观(代译序)

广松涉,当代日本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大师。在中国学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域中,他基本上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广松那兼容了新科学观、当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以及带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哲学思想博大而精深。l994年广松涉去世之后,他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我个人认为,了解广松哲学对于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参考价值。因为我注意到,国内的一些学者正在试图将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的某些哲学思想的研究链接起来,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存在本体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以达及一种“对话”和“开新”的新地平。而广松涉的哲学正是这一理论侧度上新马克思主义式的成功典范。我们需要看一看人家的已有成果,这包括其中的成功与教训。

Read more   12/02/2008 posted in  理论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