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山寨文是凸显原文荒诞性的极好形式。首先让我们看山寨文《别丢了“民国精神”》。

别丢了“民国精神”,《认命日报》1935年4月23日20版,作者:胡硕
卖糯米饭、肉夹馍,做化妆品推销、租房中介……几个友邦青年“不走寻常路”的民国创业故事,让人不由联想到那句委员长 蒋中正的醒世格言:“呐,做人呢,最要紧的就是开心…”当然,他们如此“任性”地要自己做老板,绝不仅仅是为了“开心”。他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业绩也还不够“吓人”,但谁又知道他们当中会不会有未来的荣德生呢?
人地生疏的“外来客”在竞争激烈的民国看到了商机,触角敏锐的民国青年在市场广阔的内地开创了事业……却有一部分土生土长的民国青年,抱怨看不到发展机会,抱怨贫富悬殊、分配不公、资源被抢、上升空间狭小……一腔的怨气,化为怒火,发泄到街头,甚至摇身一变成为专业的“共产主义斗士”或所谓“民zhu斗士”,认为“共产主义”或“民zhu”是解决问题的万应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