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所见未必深刻,但也算击中今天的现实。今天各色的——左的右的前的后的——“启蒙”工作,说到底,其实就是将革命话语或反革命话语建立在人们心中。只是革命话语的重建是较之于其余话语为难的。因为革命失败过,反革命的反扑太厉害。也许作者满篇“革命”、“无产阶级”的重复,以及最后口号式的呐喊正反应了这种无奈。然而,编者并不从这样一种消极的角度来理解,编者认为呐喊也是重建革命话语方式之一种,今天我们连呐喊也属稀缺。是焉?非焉?
在希腊共产党看来,工人阶级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先锋队必须采用明确而统一的表述,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奠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并且可以在资本的全球运动和特点中找到。我们将根据当代的社会发展对此加以考察。
作者: 安得猛士
按照阿尔都塞的说法,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门哲学而是一门科学,一门关于历史的科学。在《共产党宣言》中,历史唯物主义者这样界定历史,“以往的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就像牛顿发现了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而发现了物理学一样,马克思在对阶级斗争的阐述中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
和先前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一样,资本主义将女性定位为“天生弱势”。为此辩解的言论有很多,诸如圣经中的故事:作为添加物的女人之所以被创造出来,仅仅是因为上帝觉得亚当很孤独。夏娃是用一根多余的肋骨创造出来的,而且,因为她性格中的弱点,她出现后的所有事情都变得糟糕透顶。
当科学替代宗教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理论依据后,又出现了其他的论点:女性的大脑比男性小;女性的肩与臀部形状异于男性;她们既不如男性理智,也没有男性的体力,易被自己情绪左右。
2012年,吴英案件搅动了整个中国,众多学者名流纷纷表态。在这些表态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甚至是一些知名学者把吴英直接塑造成了与“黑暗势力”斗争,为“市场”奋斗的英雄。“民”在这里成了“合法性”的直接来源,似乎只要是非官员,就基本上个个是自我奋斗的圣人和英雄。这种观点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只要打开中国的一些网站或者微博,类似的观点简直是数不胜数,基本上所有的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的“精英”都被吹上了天——通常以“文化”为理由,各种或真或假的翻案文章将这些人们一个个地都塑造成了圣贤。更有甚者,只要是为这些“精英”们翻案的文章——这类文章通常打着“颠覆”或“真相”的旗号,甚至是明显、有意造假的所谓“钓鱼”文章,就必然引来一群人叫好——尤其好玩的是,这类叫好声通常是以“独立”、“自由”自我标榜的,似乎只要把文革中盛行的“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的对象转换一下而保持整个思维方式不变,就马上白日飞升,从被“洗脑”(这是这类人对待与他们持不同观点的人的特有方式)者一下子进入了“独立思考”、并因此高人一等,在道德上优越无比的“公民”境界,从此可以对他人指手画脚颐指气使。这种情况甚至让一些海峡对岸人士感到大惑不解。
作者:老 邪
孔庆东的《国文国史三十年》终于出完了,随即以很快的速度读完。读的速度快,不是因为读的不仔细,而是因为它确实太好读了,用一个略带不敬的话说:它太通俗了,因此读的就快了。就像孔庆东这个人一样,严肃的问题总以不正经的方式来表达一样,这部现代文学史,也有这样的特色。当然,老邪我这么说,他未必同意:你居然说我不正经!加上这本书的宣传颇似《百家讲坛》出书的风格,容易让人以为,这又是个学术超男、学术超女的“畅销书”,有恶搞、戏说成分……总之,各方面的原因加起来,这部现代文学史就容易被轻视、被忽视。因此,老邪我要明确的说:这是一部要重视的文学史。
« Prev Page
» Next Page
系列专题 中流击水 基本原理 共运信息 当代中国 史海沉钩 国际观察 革命文艺 理论视野 青年之声 公告帮助
Copyright © Since 2008 Powered by MWeb, Theme used GitHub CSS.